当前位置: 我的钢铁网  >  能源  >  天然气  >  热点聚焦 > 正文

[热点聚焦]: 增储扩销 “十四五”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

备受瞩目的全国 “两会”召开之际,碳达峰、碳中和等愿景成为“两会”热词。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相对低碳的能源,在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将起不可或缺的作用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天然气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。

勘探开发取得一系列突破,各大气田增产提气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.5万亿立方米,累计探明常规天然气地质储量16.5万亿立方米。2020年天然气产量1925亿立方米,连续4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,较2016年增长40.4%。

“十四五”稳步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,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增加。西北作为常规天然气主产地,四川盆地通过推进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,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力度,进一步加快国内天然气“自给”能力,中石油预计“十四五”总产气量达1.2万亿立方米。

四大进口能源通道打通,天然气多元化供应初步形成。2019年12月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,标志着中国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形成中亚、中缅、中俄、海上进口LNG等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,实现天然气进口来源呈多元化供应。2020年,中国天然气进口数量实现稳步增长,海关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0192万吨,较2016年增长88.3%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进口天然气持续提升,保障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。2021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(河北永清-上海)江苏段线路第七标段正式开工,标志着中俄东线南段沿线各省线路工程全部进入建设阶段。此段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。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后,每年可输送俄罗斯天然气380亿立方米,稳步提升进口管道气市场份额,进一步推动上游气源竞争,逐步实现天然气市场化改革。

积极推进调峰储气设备建设,任重道远。截至2020年,我国已建成储气库27座,形成调峰能力130亿立方米,建成LNG接收站22座,最大调峰能力50亿立方米,总调峰能力占年消费总量比例5.86%,与国家储气能力建设目标依旧有一定差距。

管道互联互通,实现多资源调配。随着国家管网公司成立,管道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完善,初步实现“全国一张网”。2020年中俄东线中段与已建成的东北管网、陕京管道以及天津LNG、唐山LNG、双6储气库等实现互联互通,日供气量超过2800万立方米,京津冀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上游供气企业和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应积极承担储气责任,多举措增加储气能力,加快储气库基地及储气设施重点项目建设。以地下储气库调峰为主,LNG和气田调峰作为补充,构建我国天然气安全综合保供体系。

天然气绿色能源,以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。由于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唯一的绿色能源,在我国实现退煤的能源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中连续下降,从2010年的70.2%降至了2016年的62.3%,再到2020年的56.8%。而2020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3281亿立方米,较2016年增长57.5%,可谓是高速增长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多维度发展天然气,民用仍是主力。2021年开端,中央一号文件力推 “燃气下乡”, “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”。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具有优势, LNG由于运输灵活、不依赖管网设施,作为管道天然气的先头兵,可以先铺设LNG小型储罐“微管网”技术,随后根据“宜管则管、宜罐则罐”的多元化气源供应方案推进燃气下乡。据专家预测,“十四五”期间,受此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指引,预计农村燃气消费将以8%左右的增速稳步发展。同时,配合各地正在实施的天然气“县县通”等供气网络的延伸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增强管网覆盖率,提高天然气消费能力。

隆众资讯认为, “十四五”期间天然气将保持快速发展,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,进一步完善全国一张网,全面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作出贡献。




资讯编辑:孙阳 0533-7026375
资讯监督:王皓浩 0533-7026379
资讯投诉:李倩 0533-70269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