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我的钢铁网  >  能源  >  原油专区  >  热点聚焦 > 正文

【隆众聚焦】:碳中和给中国化工产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?

隆众咨询认为,碳中和和碳达峰在行业内俗称“双碳”,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基调,是中国目前至2060年十分确定性的发展趋势和目标,也是给中国化工产业带来确定性影响的因素。在“双碳”发展趋势下,中国的化工产业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革,其中“双碳”给传统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的巨大“减碳”压力,和新能源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,形成明显的“发展”落差。

“双碳”趋势给中国化工产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?

(一)、“双碳”的来源和时间计划

在2020年12月份国务院发布的《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》中,明确提及: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,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碳达峰,是指的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,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,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,不再增长,并逐渐下降。

碳中和,是指在2060年之前碳排放和碳汇相等,即为企业、个人或团体,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,需要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,予以对排放的碳总量和吸收的总量相等,达到碳零排放的目的。其中对吸收的碳总量,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和人工捕捉的形式予以实现。

2021年1月15日,中国发布了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》,文中明确提到关于化工行业的转变趋势: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、大力提高能效、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等。

(二)、“双碳”趋势下对中国化工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?

隆众咨询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看到,截至2019年,中国碳排放已经超过100亿吨,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27%,远远超过第二位美国。根据对中国碳排放量的来源来看,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超过了70亿吨,石油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超过15亿吨,水泥生产产生的碳排放超过7亿吨,天然气生产及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超过5亿吨。可见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最大来源,也是急需要调整和整合的行业。

图 1 中国不同能源结构的碳排放总量走势(单位:百万吨)

image.png

数据来源:CEADs,隆众咨询整理

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虽然中国碳排放超过100亿吨,但是碳汇总量仅有15亿吨水平。按照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,在2019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,需要存在有86%的碳汇整合力度,才能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。或者,中国需要降低85%的碳排放,才能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。

也就是说,在目前基础上,需要缩减85%碳排放,或提升85%的碳汇能力,才能达到总体目标。并且,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,在此期间,还有巨大的新增二氧化碳的排放产能出现,也会造成更大的减碳压力。

隆众咨询根据碳排放能源类型来看,煤炭加工产生的碳排放占比最大,到达了69%左右,其中包括了煤炭开采、煤炭燃烧、传统煤化工、新型煤化工、煤炭仓储物流及其他形式的煤炭加工。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不平衡能源结构,也造成了不平衡的能源碳排放结构。所以,作为控制碳排放的主要能源结构煤炭,在碳中和大趋势下,必须实现煤炭利用的大幅缩减,才能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。

由此分析来看,碳中和对煤化工行业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,其中煤炭作为基础燃料和煤炭的发电,以及对传统煤化工行业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。另外,在以石油为基础能源加工的产业链条中,碳中和对其加工总量的控制将成为束缚行业发展的关键,从而从规模化层面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。

(三)、“双碳”趋势下中国化工产业未来将会怎么走?

隆众咨询认为,碳中和大趋势下,未来化工产业将会集中在:能源结构调整、大力提高能效和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的大方向,并且这也是国家对化工产业碳中和总体要求方针。

关于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大方向,隆众咨询认为,可能会延续以下三个发展过程:

第一,中国化工产业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,其中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上海等省份将会率先实现碳达峰,化工集中省份会陆续实现碳达峰,如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、陕西等。在陆续实现碳达峰的省份,化工产业的审批及审核将会越发严格,通过项目审批手段控制化工项目产能增长,从而实现产能达峰后的二氧化碳达峰。

第二,碳达峰后,中国化工产业供给端竞争将会更加激烈,并且市场争夺范围将会逐渐扩大至东北亚及东南亚其他国家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,有望驱动一体化企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,提高化工产业链的精细化率和高端材料的产出。另外,供给端的控能也将会驱动更多的生化及可降解材料的出现,从而形成进一步的替代及工业化升级。

第三,在碳中和大趋势下,规模化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地位将会越发重要,在中国范围内有望出现众多参与全球竞争的化工企业,在化工产品全球化贸易的基础下,中国的规模化和一体化企业,为了全球化市场的竞争,可能会出现在全球市场布局的普遍现象。此时的中国化工产业,将会越发接近全球化工巨头的市场地位。

(四)、“双碳”趋势下中国化工产业会有怎样的投资机会?

隆众咨询认为,碳中和大趋势下,带给中国化工产业的虽有挑战,也存在巨大的机遇,这种机遇,是长期性确定性的发展机会。这种机会,主要围绕在产业转型、效率提升及减碳的技术进步层面。

第一,碳中和大趋势下,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技术提升十分迫切,技术进步是解决化工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,特别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,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直接决定碳排放的降低。为此,隆众咨询认为,技术研发、技术工业化落地、催化剂等化工生产技术相关行业,在未来都将得到广泛的关注。

第二,降低煤炭燃烧发电是降低煤炭行业碳排放的关键,也是重要的改进方向,目前替代煤炭燃烧的关键在于煤改气锅炉的应用,以及煤炭发电的关键在于光伏新能源的广泛应用,以及解决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的关键在于煤化工生产技术的进步。所以,煤改气、新能源发电和技术研发,都将是未来重要的关注方向。

第三,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塑料制品回收行业,将会是碳中和趋势下的化工行业重要发展方向。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正在快速布局可降解材料,如PBAT、PLA、PHA、PBS等,可降解材料在碳排放规模中,要明显低于传统塑料材料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每吨PLA的碳排放总量不及聚丙烯的10%,主要是基于PLA在生产过程中的碳利用率极高,从而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总量。

表 1 中国主要可降解材料的现有规模及未来增速

产品

2020年产能(万吨)

2030年新增产能(万吨)

2030年总产能(万吨)

20-30年均增速

PLA

9.8

163

172.8

33.2%

PBAT

31.6

473.4

505

31.9%

PHA

3.2

10

13.2

15.2%

总计

44.6

646.4

691

-

数据来源:隆众咨询

另外,回收再利用,是使原本可以一次使用寿命的塑料,可以实现多次循环再利用,这可以大大降低石油用于生产新塑料的能源消耗,从而降低石油生产中的碳排放。其中欧美等国家,塑料回收技术是目前发达国家所重点关注的领域,如热解、分解、溶解等塑料回收技术。并且很多国际化工企业,也都在纷纷投身塑料回收领域,如巴斯夫、Polymetrix公司等。塑料回收再利用行业,极有可能是全球未来中长期重点关注的领域和产业,其中中国起步较晚,但随着供给端的增长,特别是对碳中和目标的设定,不排除在短期内实现爆发的可能。

第四,大规模长期电力储能材料、节能新材料、超高压输电材料、低碳新材料等化工新材料行业,将会在碳中和大趋势下应运而生,并且得到巨大驱动发展。

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,主要是电池储能、电感器储能、电容器储能等方式,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重要的应用方向。电池储能如酸电池储能、镍氢电池储能,锂离子电池储能等,这些电池的背后,是对中国化工新材的重要应用体现。另外,新型的储能电池也在快速发展,如sp2 杂化碳质储能电池、石墨烯电池等,都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。

超高压输电,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,承载着中国电力的长距离运输,以及新能源的应用。在超高压输电环节中,对电力传输损失的降低和传输效率的提升,是超高压输电的重要研究方向,这主要来自在超高压输电环境中对新材料的利用。特高压输电线路对新材料的需求,如XLPE等产品,也将迎来需求的爆发。

最后,隆众咨询认为,“双碳”趋势将重构化工产业格局,给化工产业带来长期性巨大影响的同时,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如果能抓住此趋势,中国化工产业也将借助“双碳”发展的风帆,在全球化工产业中实现“超车”。

若想了解中国碳中和和碳达峰给化工产业带来的影响?以及“双碳”趋势下的新的投资机会?请致电隆众咨询“双碳”化工研究团队。


资讯编辑:吴燕 0533-7026305
资讯监督:李彦 0533-7026322
资讯投诉:李倩 0533-7026993